Aura-Soma產業發展分析(六)

在臺灣Aura-Soma的經營,其實大部分方式都是移植自英國總部的作法,但是總部有總部的優勢,地方有地方的特色,想要copy英國總部的東西就在地方立足,未免是太不切實際的想法,這一兩年大部分英文書都中文化之後,關於Aura-Soma的各種資訊都已經不再「神秘」,那麼是否會走出一條更本土化的路線呢?

總部路線與本土路線的不同

基本上總部最主要的工作是「面對諮詢師、老師和經銷商」,所以提供的東西通常都比較「有深度」,當然在價位上也會比較高一點,由於在全球開拓順利的關係,總部是最賺錢的單位,不但是商品賺,教育訓練賺,賣書也是他們賺,如果要「証書」的話還要交一大筆錢(其實Aura-Soma老師上課要發証書也是給總部再抽一筆)。

但是在臺灣的商家可不能這樣模仿,商品本身沒什麼賺頭之外,辦課程還是要給英國總部抽,如果只是當成英國總部的延伸單位,這樣的作法必然是經營不下去,所以丹尼爾所謂的本土化路線,即是要發展出自己的特色和經營模式,這樣才容易生存下去。

丹尼爾認為,要本土化除了英國總部的英文資料中文化之外,更重要的是心態的調整,不能學總部只是「面對諮詢師、老師和經銷商」,而要學著如何「面對消費者」!!

就丹尼爾的觀察,拿英國總部那一套來面對臺灣的消費者是不管用的,大家希望的是「商品簡單好用」,真的想找人諮詢再用商品的人只佔少數,想要上認証課程的更是少數,所以只靠諮詢和開課來生存真的很不容易;如果還是想要作這個生意,那麼開發其他比較簡易的課程和使用方針就是非常重要的生財之道,否則東西那麼靈性,還要諮詢後才可以使用,課又那麼貴,到底要怎麼吸引客人來消費呢?

丹尼爾目前將其他神秘學的內容與Aura-Soma商品相結合,正是在進行本土化的嚐試。(丹尼爾已於2012年終止與Aura-Soma總部之合作關係)

在〈Aura-Soma產業發展分析(六)〉中有 2 則留言

  1. 看了一系列的文章,深表贊同
    支持你與神秘學領域結合發展
    希望很快能夠看到有趣的東西出來

    回覆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