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ra-Soma產業發展分析(五)

由於目前除了兩家代理商和少數老字號的Aura-Soma供應處可以生存之外,大部分的Aura-Soma經營者都十分辛苦,或者有些人就會思考是不是純就Aura-Soma的生意是很難在臺灣生存下去,更別說是推廣了!因此「異業結合」的想法就由此延伸出來,不過當丹尼爾發現2005年台北美容展當中兩家代理商都出現在現場,突然覺得錯誤的異業結合模式反而可能會使Aura-Soma在臺灣市場的路越來越難走。

錯誤的異業結合對象:以美容業為例

如第一篇產業分析所言,在臺灣Aura-Soma引進時主要是以「另類療法」和「靈修產品」為主要市場定位,相對而言這兩者都只是小眾市場,而美容業相對來看是比較屬於大眾市場,會想要搭上這條線也算是合理的想法,再加上近年來美容業界不斷尋找新的另類療法作為行銷的噱頭,看起來Aura-Soma似乎是有機會的。

在丹尼爾看來,雖然就本質上Aura-Soma和美容業結合並非不可能,不過在市場因素之下要目前要成功是不太可能的:

1.Aura-Soma產品目前走的是低價.少折扣與薄利模式,而美容業由於管銷成本太高,走的都是高價、高折扣、高利潤模式,兩者商業模式差異太大,合作上難度非常高。

2.全套Aura-Soma產品太過複雜,如果沒有簡化版的使用指引,要目前臺灣的美容師來上Aura-Soma諮詢師課程,距離他們想要立即上手的實用性還差太遠,獲利也太少。

3.雖然Aura-Soma也有美容產品系列,但是與化妝品公司生產出來的美容產品比較,只能強調「心靈方面」的優勢,「實際使用」上並沒有特別突出的效果,如果產品的利潤不高,要做這樣的選擇就是和自己的荷包過不去。

若是第一點和第二點的問題可以解決,那麼第三點就不再是大的問題,美容業與Aura-Soma產品的結合也會變為可行;不過價格與利潤機制就是第一個卡住的關鍵,除非兩位代理商的腦袋都換了,否則要他們漲價改變產品定位似乎不太可能;接下來,到底由誰來開發適合美容業的簡易指引也成為問題,所以就短期來看,Aura-Soma與美容業在臺灣的結合並不容易成功。

兩種Aura-Soma產品的使用時機

基本上丹尼爾認為,使用Aura-Soma產品的時機與目的有兩種:第一種是「救急」,基本上這種人遇到的是一時緊急的狀況,為了某一個特定目的來使用Aura-Soma產品;第二種是「為了自我改變」,這種人主要是在追求自我的成長和提升.而針對這兩種狀況諮詢師應該要提供不同的指引。

基本上把Aura-Soma產品拿來救急,通常都可以達到立竿見影的速效,而大多數人也是為了這種目的來使用Aura-Soma產品;雖然一般來說這些人還是經過自己選瓶子和諮詢的過程會達到比較好的效果,不過如果能依照一般「通用的指引」去使用產品,也還是會有不錯的成效.例如處理失戀使用87號瓶,收驚使用26號瓶等等...。

針對這種人,諮詢師應該把重點放在「如何脫困」,以及說明清楚產品的效果和可能的副作用,其他的東西就不需要講太多了;而就丹尼爾的經驗,這種需要救急的客人佔了使用者的大多數,而且通常是在「狀況解除」之後就不再使用Aura-Soma產品。

但是遇到偏向追求自我成長與提升的客人,在解說上可能就要更深入和完整,而在丹尼爾的經驗當中,這些人通常也比較會提出各種問題;但是這些客人通常在使用Aura-Soma產品之後很少會有立即的改變,反而是會開始經歷一些事件,也就是「招喚出生命的課題」,所以在諮詢的時候就必須把事情的前因後果都講清楚,甚至要深入到許多心靈方面的課題,對於可能遇到的事件都先作好心理建設,這樣客戶在遇到各種事件的強烈反應時才不會被嚇到或措手不及。

同時就丹尼爾的經驗,這些為了自我改變的人,通常都會成為Aura-Soma產品的重度使用者,不但會一直持續進行多次四瓶油的諮詢和療程,而且也很會使用其他Aura-Soma產品來支持自己,而這些人不但會變成「常客」,同時也會介紹很多其他客人來諮詢。

而丹尼爾認為,一個好的諮詢師,應該要針對這兩大類不同的狀況,提供適合當事人的諮詢內容,才能把諮詢師的角色發揮到較佳程度。

Aura-Soma產業發展分析(四)

就在二00四年,在英國總部的網站上,臺灣地區的Aura-Soma色彩諮詢師突然以倍數成長,直到二00五年仍然方興未艾,但是Aura-Soma產品在臺灣的發展仍然十分有限,沒有什麼可依循的成功經營模式,大家只好以最簡單的殺價策略來相互競爭...

初期社群的商業模式:殺價競爭的紅海
其實任何產業都可以有殺價競爭的經營策略,不過就Aura-Soma目前走的「薄利」經營模式,殺價競爭無異於自殺的行為,但為何會形成這種互相殺價的紅海慘況,造成的原因就不出以下幾點綜合的結果:

一.諮詢不收費,只靠賣產品利潤很少

二.諮詢客人不多,產品流通速度很慢

三.產品項目眾多,基本屯貨成本偏高

當家中(或店裡)堆滿貨品又有經濟壓力的時候,很自然地就會想要讓貨物的流通快一點,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就是「降價促銷」!!最低丹尼爾還看過低於成本價的,大概就是「結束營業大拍賣」之類的吧!也有一些人會以極低的價格「出清」整套產品,真是殺到血流成海(所以才說是個紅海)。

雖然兩位經銷商都互相抱怨對方的陣營在削價競爭,也因此協調折衝了許多次,不過商業行為本來就是依循自由市場的價格機制,大家的價格殺成一團也是正常的現象,只是這樣的環境確實嚇退了不少有心人,許多一開始十分有理想抱負的新進諮詢師也因此被殺出局,只有兩位經銷商和少數貨量足夠大的「老字號」店家活了下來。

到二00六年的現在,丹尼爾看到的是「自己投入殺價競爭&互相抱怨別人殺價」似乎已經成為這個產業的常態。

Aura-Soma 與靈數學工作坊

丹尼爾將於2006年04月30日(日)在[佛化人生]開設< Aura-Soma 與靈數學工作坊>,請洽佛化人生登記報名。

* 佛化人生服務時間:AM10:30-PM9:00
* 電話:02-23632489
* 地址: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325號六樓之四(台電大樓斜對面)

本工作坊當中包括基礎的靈數學理論簡介,介紹生命數字及生日瓶、流年數字與流年瓶,以及其他 Aura-Soma 產品與數字的聯結。

收費標準:新臺幣2000元/每人

進行時間:AM10:00-PM6:00

閱讀全文

莫文蔚發片記者會後記

基本上配合媒體活動不是第一次,不過用平衡油來作媒體宣傳倒是第一次,能做到國際級的女星說來也是滿特別的經驗,不論是在臺上或是到後臺之後的互動,都可以感覺到巨星的氣質和風采,真的與某些人不太相同...至於某些人是哪些人,就讓我們隱惡揚善吧!

有些人在記者會照片當中看到的那就是平衡油,正好Karen選到的第一瓶靈魂瓶是她自己認為的幸運數字,這就神了吧!如果有新聞照片,請大家在回應當中提供連結。

另一個階段的開始

今天下午去出版社一趟,把拖了很久的書交出去了,感覺輕鬆不少;由於前幾天專注地趕書,好像又找回創作的靈感和手感,準備進行下一本書了。

交出去的那本書叫「塔羅逆位精解」,下一本書叫「認識天使的第一堂課」;或許是能量狀況有所轉換吧!雖然還沒有讀完所有的資料,但是仍然充滿信心呢...不知是不是因為主題是「天使」的關係。

Aura-Soma產業發展分析(三)

在大家不明不白地使用Aura-Soma一陣子之後,經銷商們漸漸覺得時機成熟,而開始引進Aura-Soma諮詢師授証課程,初期主要上課的地方有「奧修花園」和「超心靈新時代商店」,但就丹尼爾的觀察,去上課的同學都不是「立志要當諮詢師」的人。

初期上課的先趨者:就是不想當諮詢師
就丹尼爾的親身經驗和觀察,早期去上課的人沒幾個是有想未來當Aura-Soma諮詢師的,就丹尼爾本身的理由,主要是對學習有興趣(這是丹尼爾觀察到大部份人的狀況),也有些人是希望透過上課來了解自己,或是在課程當中得到療癒,讓自己的狀況得到改善;甚至當時上課的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上的是「諮詢師授証課程」,以為就是有國外老師來開課,純粹就是學東西而已。

而事實上,確實有許多人由課程當中學到不少東西,也得到不少幫助,但就是沒人想當諮詢師;一方面是因為那時候大家對於Aura-Soma諮詢的概念還不清楚,根本不知道諮詢師該作些什麼;同時也是因為早期在臺灣還沒什麼掛牌營業的諮詢師,即使有接觸過諮詢師大家也不覺得那是很好的一份工作;如果說開課是為了訓練在臺灣本土職業的諮詢師,那麼這個意圖幾乎可以說是完全沒達到。

一階課程上完之後,過了半年又可以上二階課程,上完二階課程之後,突然有人和我們說可以「註冊」成為諮詢師,這時很多人才晃然大悟說原來還有這麼一回事!但註冊是要花錢的,而且效期只有兩年,當時也沒人和我們說明註冊的權利義務為何?也沒人和我們說怎麼作生意?只是叫我們要去註冊而已!很多人就這麼莫名奇妙地交了錢(通常是和學費一起交了),幾個月後拿到兩張証書(一張是二階的証書,一張是諮詢師的証書),還有一本諮詢師手冊(全英文的東西)。

真的有在職業的,就丹尼爾所知只是非常少數,其他大部份的人都在觀望中,如果有一個人成功,也許大家可以照他的方式去經營,偏偏看了很久,只有兩位代理商活下去,其他人紛紛敗陣下來,這就準備進入到下一次要談的主題了。

塔羅牌與塔羅書

近來尖端出版社代理了一些國外的塔羅出版品,在網路上引發正反兩極的意見,比較正面的看法主要論點在於:1.尖端的牌印刷有進步;2.價格比國外便宜;反面的論點則集中在:1.尖端的牌印刷沒有國外牌精美;2.解說書是「公版」而非專為特定牌所寫的。

其實就丹尼爾的觀點來看,一件事情就是要有許多不同的看法才熱鬧嘛!不過針對塔羅解說書的部分,丹尼爾還是有一些不同的觀點想談。

就丹尼爾的觀察,其實塔羅相關出版品可以分成三條產品線:塔羅牌、塔羅書以及塔羅牌+專書的套裝;這三種出版品各有其特色和不同定位,在內容及訂價方面也有所不同。

一般來說塔羅書的訂價較為便宜,因為書的印製成本原來就較低(除非是全彩卡紙印刷),再加上書的銷售量總是低於牌(這是不爭的事實),所以就成本與市場考量,塔羅書就是貴不起來;丹尼爾身為塔羅書的作者,也為這種現象感到無奈。

塔羅牌的出版品就比較貴一點,因為牌的印刷成本高,銷量也都還不錯,所以近年來在臺灣各家出版社競相投入,開始成為殺價競爭的「紅海」(相對而言,目前塔羅書在臺灣還算是比較平靜的”藍海”),由於大部分人買塔羅牌都是以「收集」為主,「占卜」或「靈修」都只是附屬的部分,所以大部分出版社都將心力集中在「印刷精美」上,也只會附上「公版」的小冊子。

至於塔羅牌+專書的套裝,則是屬於比較高級的產品,成品高、銷量少,在訂價策略上大都也走高價路線,這是為了平衡成品不得已的作法,若要走低價策略,那除非銷量非常非常高(如清水玲子塔羅牌),否則一定會虧本的;還是一句老話,虧本的生意沒人作。

偏偏很多人搞不太清楚狀況,以為塔羅牌就一定要附專書,否則就是偷工減料,這些人也不去看看國外的狀況,美國最大的美國遊戲公司,大部分的牌也都是用「公版」的小冊子,歐陸最大的聖甲蟲公司,則是連小冊子都沒有,只是把基本的關鍵字印在卡紙上,他們也都是等牌的銷量達到一定程度之後,才會再出版專書來配套,以歐美比臺灣大至少十倍以上的市場,都不可能每副牌附專書了,怎麼可能用這種標準來要求臺灣任何一家公司呢?

所以丹尼爾認為,如果尖端出版社引進的是「塔羅牌」產品,附上公版的小冊子是適當的作法,如果尖端出版社引進的是「塔羅牌+專書的套裝」,貴一點也是合理的;但若有人想用塔羅牌的價格來要求套裝的內容(也就是要求附上專書),我只能說這是太不切實際的想法了。

Aura-Soma產業發展分析(二)

從一個類似宗教的社群開始,Aura-Soma漸漸地開始為大眾所知,但是實際的使用者其實還是屬於「小眾」的範圍,那麼到底在推廣的過程當中,是哪些人最先開始被Aura-Soma的能量吸引,這些使用者又呈現出什麼樣的現象,這也是很值得討論的一個面向;其實消費者的特性,也是產業發展分析當中很重要的部分。

初期的使用者社群:擠滿重症病患的急診室
如果放在另類療法發展的系絡來看,Aura-Soma既沒有名人使用者的代言號召,也沒有另類療法的名醫推介,只靠瓶子漂亮和兩本書的介紹,就會來使用的人,除了好奇心的驅使之外,恐怕是以「病急亂投醫」的狀況居多。

就丹尼爾的觀察,在臺灣大部份人還是習慣於找西醫看病,也存在一些會習慣看中醫的人,不過會接觸另類療法的人,絕大多數都是在看完中西醫都無效之後,才會抱持「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來試試另類療法;而Aura-Soma其實是另類療法當中名氣不大的一種,會找到這裡來的人,大多是已經試了許多其他另類療法,也都無效之後才會來「姑且一試」。

就性質來說,這些人大多都是「重症病患」,身心靈的狀態都已經極端不平衡,若是試用Aura-Soma之後覺得狀況有緩解,就覺得生命出現了一絲的曙光,接著就「緊抓住不放」,所以丹尼爾有時候開玩笑會說,早期就被Aura-Soma吸引的人很多都是「不用Aura-Soma就會死」的人。

但是狀況緩解不等於狀況解除,在缺乏良好諮詢師的協助之下,這些人的情況最多只能「撐住」而已(但有時候能撐住就已經難能可貴了);在沒有進一步改善的狀況之下,有些人就離開尋找其他另類療法,而另一些人則是招集更多「病友」一起加入Aura-Soma的大家庭,久而久之接觸Aura-Soma的社群就成為「擠滿重症病患的急診室」.雖然在裡面的人都覺得比在外面好過一些,不過狀況好不了這些人也不能(或不願意)離開。

大家就這麼不明不白地用了許多年,直到後來有國外老師來臺教授Aura-Soma相關課程,才又進入到下一個階段。

Aura-Soma產業發展分析(一)

就丹尼爾的觀點來看,目前在臺灣Aura-Soma的產業,就如同其他另類療法剛引進臺灣時一樣,還充滿了發展的可能性,但當中也還有許多混亂的地方,雖然我並不太喜歡把Aura-Soma當成一種「療法」來談(我比較喜歡稱之為白魔法),不過若是放在另類療法的產業當中,似乎比較容易了解它的發展階段和狀況,所以目前就這麼談下去吧!

初期引進的狀況:好奇與神奇的傳說
除了少數去英國留學或旅行而接觸到Aura-Soma的人之外,在臺灣早期與Aura-Soma有關的資訊,很大一部分都來自於「奧修門徒」的推廣,在當初面對這種美麗又有點貴的「商品」,除了「好奇」之外,還伴隨著許多「神奇」的傳說。

當然在主流的說法當中,把Aura-Soma當成「療法」的人還不少,但可以怎麼個療法,其實大家也還不是很清楚;在當初上過諮詢師課程的人真是寥寥可數,也都還沒建立起付費諮詢的市場機制,比較會背書的人就「照本宣科」,背不起來的就靠「靈感直覺」,就丹尼爾當時聽起來的感覺非常神奇,雖然還不到可以治百病的地步,但「某某人生什麼病用了平衡油就好了」這種說法還滿常聽到的。

除了療法之外,還有許多人把Aura-Soma當成靈修的工具,有許多人說擦了平衡油會通靈的啦,會作夢的啦,會開第三眼...等等一堆的說法,這也是讓人覺得非常神奇,而在「奧修門徒」當中,這派說法也是很主流的論述之一,至今仍然有很大一部分人覺得平衡油是「通靈來的產品」,也可以「幫助我們會通靈」。

雖然奧修出版社非常努力地出版了「靈性彩油」及「顏色治療的奇蹟」這兩本書,不過丹尼爾還是聽過某些奧修門徒「傳說」平衡油是「奧修發明的」!丹尼爾談到這個部分並不是要去批評這些人「不認真念書還傳播謠言」,只是想要表達當時的狀況真的很混亂,很多資訊也都不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說法,也不知道該相信誰?

與許多其他另類療法一樣,Aura-Soma也在這些好奇與神奇的傳說當中慢慢流傳開來,也開始有許多不屬於奧修門徒的人接觸到這個系統,漸漸地吸引到更多需要的人,而走到下一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