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爾將於2006年06月25日(日)在佛化人生舉辦「 Aura-Soma 與天使學工作坊」,請洽佛化人生報名。
* 佛化人生服務時間:AM10:30-PM9:00
* 電話:02-23632489
* 地址: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325號六樓之四(台電大樓斜對面)
本工作坊內容包括基礎的天使學簡介,解釋平衡瓶當中不同的天使瓶和大天使序列瓶組,介紹與體驗大天使精華和大天使噴霧。
收費標準:新臺幣2000元/每人
進行時間:AM10:00-PM6:00
理性主義的西方神秘學
丹尼爾將於2006年06月25日(日)在佛化人生舉辦「 Aura-Soma 與天使學工作坊」,請洽佛化人生報名。
* 佛化人生服務時間:AM10:30-PM9:00
* 電話:02-23632489
* 地址: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325號六樓之四(台電大樓斜對面)
本工作坊內容包括基礎的天使學簡介,解釋平衡瓶當中不同的天使瓶和大天使序列瓶組,介紹與體驗大天使精華和大天使噴霧。
收費標準:新臺幣2000元/每人
進行時間:AM10:00-PM6:00
在網路上看到某位塔羅老師的說法,他提到「塔羅牌靠的是通靈與直覺」,讓我想起很久很久以前網路上出現的「直覺派與學理派」的分類,對於那些談論丹尼爾大都不置一詞,但在自己的部落格之內總是能暢所欲言吧!
若是由塔羅占卜的歷史發展來看,「塔羅牌靠的是通靈與直覺」這句話倒有幾分的真實性;由於早期塔羅牌在神秘學當中的運用是魔法與占卜併用的狀況,所以在占卜的過程當中,包括召喚術的降靈、魔法的儀式都會出現,為了求「神準」,也會強調靈光一閃的直覺,所以丹尼爾會說,「塔羅牌靠的是通靈與直覺」是有歷史緣由的。
不過當時序進入二十世紀,潮流也慢慢在轉變,特別是在二十世紀的六、七十年代之後,由於塔羅牌的資訊開始普及化,當中帶有的魔法成份就越來越少,談通靈的人也不是很多,「直覺」反倒成為比較主流的說法,但是又因為直覺這個部分帶有高度的「不穩定性」,因此以「理性」的方法去思考解析塔羅牌的人就越來越多.
基本上丹尼爾認為直覺與理性不必然衝突,但是不論在國內外,假直覺之名行亂講之實的還是大有人在,更有一些人把「直覺」當成「任意解釋」的護身符,「反正你的直覺與我的直覺不一樣,所以你沒有資格質疑我」,殊不知穩定而準確的直覺必須經過特殊方法的訓練和不斷反覆練習才能維持,哪裡是那麼便宜簡單隨手可得的東西?有時候丹尼爾甚至覺得有些人一直強調直覺只是掩飾自己偷懶不想讀書的藉口。
相對而言,理性的方式比較方便傳達與學習,已經成為二十一世紀解析塔羅牌的主流方式,而學習運用理性知識的基礎,即是閱讀前人的經驗與智慧,再透過練習與內化的過程,成為自己解析塔羅牌的基礎,由於理性知識比直覺更容易累積與傳承,所以丹尼爾認為「學理派」會越來越佔上風。
在網路上看到一些討論,認為塔羅牌是「讀心術」的佔大部分,基本上他們認為塔羅牌「只是」反映出你自己潛意識當中的東西,顯現自己的慾望而已,所以並不具有預測的功能;對於這種說法丹尼爾只能苦笑以對,讀心術(或有人稱之為他心通)與占卜是兩門完全不同的學問,由目標到原理的差異性很大,竟然有那麼多人把兩者混為一談,真是一件可嘆之事。
基本上他心通是屬於神通的一種,主要是能了解到別人心中的想法,所以他心通並不會知道「潛意識」的內容,因為潛意識是自己所不會意識到的部分,所以把測出別人潛意識的想法當成他心通,是牛頭不對馬嘴的說法;而一般所謂的他心通,是不必依賴其他工具輔助即能知道對方的想法,如果我先幫你作個問卷,再訪談一個小時之後才了解到對方內心的想法,應該沒有人覺得這是他心通吧!
再談到占卜預測,大部分都是由當前的資訊去推斷未來的發展,所靠的是「機」,而這個「機」不論當事人知不知道,都可以作為有效預測的基礎,所以由塔羅牌上反映出來的東西,可能是當事人已經知道的事情,或是當事人潛在的慾望,但也可能是當事人完全沒意識到的資訊,重要的是占卜者要由這些資訊當中去預測,而不是以測知這些資訊為滿足;相對而言,他心通就是以「知道」為重點,並不包含到預測的能力。
當然,從他心通的能力得來的「機」也可以拿來作為預測基礎的一部分,但兩者終究是不同的東西,會誤以為塔羅占卜是他心通,顯見到這些人關於占卜的觀念還不是很清楚,或者他們根本就只是把塔羅牌拿來當成窺探別人內心想法的工具,而不去發揮占卜趨吉避凶的正面功能?
奇幻文學在這幾年大行其道,連帶使得很多人對神秘學的東西也發生強烈的興趣,但若是把奇幻文學提到的內容都當成事實來相信,那不但無助於神秘學的學習,甚至會在觀念上發生障礙,被虛幻的假像所包圍,無法看到神秘學的真相。
不可否認,許多優秀的奇幻文學作家都會取材自真實的神秘學,但是取材不等於他們真的了解這些東西,也不見得他們在書中所提到的方法在現實世界是可行的,許多小朋友不辨真偽一股腦的接受,好像這些東西都是真的,其實是有危險的!!
基本上,錯誤的認知可能會造成觀念上的阻礙,當看到其他資料與小說中的情節不同時,就會傾向去相信小說而不相信其他的說法,這種障礙就像是相信「三國演義」而不相信「三國志」,把小說當中史實來看,自然無法認識到真實的東西。
其次,奇幻文學當中通常會提到某一些「功法」,若是相信這些「魔法」而自己亂練,輕則完全沒有效果,嚴重的甚至可能造成負面的影響;有些人不明究理地想要用「血祭」來施行黑魔法,而沒有考慮到殺生的後果,這種想法殊為不智。
若是錯誤的觀念造成一些偏差或反社會的行為,許多人又會把這筆帳算到神秘學的頭上,其實西方神秘學的方法並不是如奇幻文學當中所提到的那樣,但是因為有人誤以為那就是西方神秘學,所以變成一團爛帳,例如十多年前有少女自殺時帶著塔羅牌,媒體上就出現這是被邪惡之力詛咒..等等說法。
談到西方神秘學歷史的一些小說,也常是充滿各式的幻想和作者個人的創意,從之前的「玫瑰的名字」到最近很紅的「達文西密碼」,若是以為這些小說中的故事都是史實,將無法看清西方神秘學發展的真相與意義,對於神秘學的真正內涵也無法更深入地理解。
想要看奇幻文學來學習神秘學?大概就像想看武俠小說練武術一樣,能不被誤導就很好了。
在臺灣Aura-Soma的經營,其實大部分方式都是移植自英國總部的作法,但是總部有總部的優勢,地方有地方的特色,想要copy英國總部的東西就在地方立足,未免是太不切實際的想法,這一兩年大部分英文書都中文化之後,關於Aura-Soma的各種資訊都已經不再「神秘」,那麼是否會走出一條更本土化的路線呢?
總部路線與本土路線的不同
基本上總部最主要的工作是「面對諮詢師、老師和經銷商」,所以提供的東西通常都比較「有深度」,當然在價位上也會比較高一點,由於在全球開拓順利的關係,總部是最賺錢的單位,不但是商品賺,教育訓練賺,賣書也是他們賺,如果要「証書」的話還要交一大筆錢(其實Aura-Soma老師上課要發証書也是給總部再抽一筆)。
但是在臺灣的商家可不能這樣模仿,商品本身沒什麼賺頭之外,辦課程還是要給英國總部抽,如果只是當成英國總部的延伸單位,這樣的作法必然是經營不下去,所以丹尼爾所謂的本土化路線,即是要發展出自己的特色和經營模式,這樣才容易生存下去。
丹尼爾認為,要本土化除了英國總部的英文資料中文化之外,更重要的是心態的調整,不能學總部只是「面對諮詢師、老師和經銷商」,而要學著如何「面對消費者」!!
就丹尼爾的觀察,拿英國總部那一套來面對臺灣的消費者是不管用的,大家希望的是「商品簡單好用」,真的想找人諮詢再用商品的人只佔少數,想要上認証課程的更是少數,所以只靠諮詢和開課來生存真的很不容易;如果還是想要作這個生意,那麼開發其他比較簡易的課程和使用方針就是非常重要的生財之道,否則東西那麼靈性,還要諮詢後才可以使用,課又那麼貴,到底要怎麼吸引客人來消費呢?
丹尼爾目前將其他神秘學的內容與Aura-Soma商品相結合,正是在進行本土化的嚐試。(丹尼爾已於2012年終止與Aura-Soma總部之合作關係)
今天到公館舊書攤去看看,發現一些很好的英文占星書,也只以每本兩三百元出售,回想起以前連Amazon都還沒有的時代,要拿到一些英文的占星書是如此的困難,以致於大家都「擁書自重」,有了某本秘籍就沾沾自喜,當然也不免和同好們吹噓一番!
丹尼爾覺得在資訊越缺乏的小群體,就越會有這種「秘籍取勝」的心態,後來丹尼爾由占星跨進塔羅,接著又一頭栽進神秘學廣大的資料當中,以中文資料來說,當然是可以讀的書越來越少,但是拜網路購物之賜,與國外訂書的機會反而越來越多,其實一些我們認為非常偏門的東西,在網路的世界還是有讀不完的東西,所謂的「珍本秘籍」也都有專門「翻印」的出版社,所以丹尼爾才覺得這已經不是秘籍取勝的時代了!
附帶一提,最近由於在寫天使的書,所以常上網找天使有關的資料,就發現某位作家在吹噓自己關於天使的知識有多少,批評別人書中的說法都是錯的,並且展示了自己幾本「秘籍」的照片,但是某一本他認為「最權威」的天使書,在照片中就只出現翻開內頁的照片,有人問這本書的書名或詳細資料,當事人也是閃爍其詞,不正面回應;丹尼爾看了覺得眼熟,就從書架中把這本書找出來,並把書名和ISBN都打在回應當中,再告訴其他人哪裡有得買!!
當然,事後丹尼爾覺得自己的行為有一點「踢館」的味道,不過誰叫這位作者「嗆聲」要大家不要挑戰他關於天使的知識,否則就只是「自取其辱」,敢這麼嗆的人應該就不怕大家知道他的秘籍是哪一本吧!現在網路和各種資訊來源這麼發達,哪裡是一本秘籍就可以唬倒所有人的?
如果要說在臺灣科學家跨界來研究神秘學,最有名的應該就是台大電機系的李嗣涔教授了,從邀請特異功能人士來台表演,到開設例行性的「手指識字班」,講求科學證據的研究方法,讓一些信奉「新時代思想」的人興起了「神秘學科學化」的希望,但是就丹尼爾的觀念來看,把神秘學拿來作科學實驗是一件很有疑問的事情。
基本上,以電機系的學術背景來從事任何事情的「科學研究」,應該都是「很容易令人信服」的一件事情,但是當研究主題涉及到神秘學時,那就必然會「出問題」,原因無他,主要就是在於「神秘學不是一種科學」。由於前一篇當中已經提到「科學與神秘學的斷裂」,這篇當中就不再提到相同的觀點,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討論。
以李教授從事的「手指識字」研究來看,似乎是非常科學的方法在研究,但是就神秘學的角度來看,這就是練某種「功法」而已,其實並沒有什麼了不起;而由手指識字演進到「尋訪諸神的網站」,就神秘學的角度來看,也只是藉由符號或圖騰來通靈,這在幾千年來都有一堆人這樣成功過;所以丹尼爾擔心的並不是這些研究「作假」或不被認可的問題,反而會有其他的考量會出現。
首先出現的問題是,這些研究的科學家對於「靈界」的了解有多少?他們把靈界比喻為網站的說法,其實是以物質科學所見去比喻靈界,但相對於靈界的複雜性,這種比喻可以說是太過於膚淺,這些研究者把自己「通靈」所見所聞視為證據,殊不知靈界當中也是充滿了幻像和欺騙,並不是所有靈界中的靈體都是「神」,有時候他們所知也並不完備,誤以為他們所傳授的知識是可靠的,其實是很危險的一件事情;甚至對於某些無法解釋的訊息,再加以自己的詮釋和猜測,更是可能誤解了原來的意思。
不知道自己通到的屬於何種靈體,而被這些靈體傳來的訊息所引導去作很多事情,也許就只是被一群心懷不軌的靈體耍著玩吧!
另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研究者目前訓練了一大堆可以手指識字的「小孩」,這對於這些小孩的身心靈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呢?拿「人」來作實驗其實涉及到「研究倫理」的問題,或許因為物理學家或電機學者拿來研究的都是「物體」,所以沒有考量研究倫理的習慣吧!
以身體的問題來說,在孩童時期就去開發通靈能力,會不會造成發育或健康上的影響,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以神秘學的角度來看,在肉體還沒完全成長的狀況之下,過度去激發星靈體的作用,這非常非常可能會發生嚴重的發育問題,或許是「不懂的人不驚」吧!他們就這樣勇敢地作實驗,這些小孩的父母也就這麼把小孩送去作實驗品,真正出問題時誰能負責呢?
以心理的問題來說,這些小孩在學會通靈能力之後,可能會有靈性驕傲的問題,可能會有人際關係的問題,甚至可能因此產生了偏激的價值觀,即使就一般大人來說要克服這些都不是很容易了,何況是心理與社會經驗還沒成熟的小孩子呢?這些很小就有靈性能力的小孩子,當他們發生心理或社會適應不良的問題,要由誰來輔導他們呢?
從靈性層面來看,這些小孩打開靈性能力之後,是否會被其他靈體干擾,會不會產生其他靈性上更大的障礙,當出問題時誰來幫他們處理?
或許是丹尼爾太過擔心了,希望這一切的問題都不會發生...但是丹尼爾的習慣是在開始時就會去想該如何收尾;如果這一批拿來作科學實驗的孩童,十幾年後產生了一堆科學家無法解決的問題,那是不是該到我們這些神秘學家來幫他們收尾呢??希望到時候有人具有能收尾的能力。
被一位網友問到:科學與神秘學有什麼不同?有感而發地寫下這篇文章。
其實在中世紀的時候,現在被歸類為科學的研究,當時都是屬於神秘學的一部分,曾幾何時科學與神秘學已經分道揚鏢,甚至搞得有一點水火不容的味道,當然目前主流媒體的說法大都是站在科學的立場,去批評神秘學的各種不是,不過若是我們以神秘學的研究者的立場來比較兩者的不同,相信可以指出更核心的東西。
現代提到的科學,大部分是指「物質科學」為主,其中又以「物理學」為整個物質科學的核心,許多「科學哲學」或「科學史」的描述,都是以物理學為範本的,所以有許多人都認為物理學是「最標準的科學」,當我們在比較科學與神秘學的不同時,主要指涉的學科也選用物理學,也許會比較方便討論。
科學與神秘學有許多相似之處,原因在於兩者在中世紀之前本來就是「完全相同」的東西,不過「科學革命時期」的重大科學突破,慢慢將者分開,其中最主要的區別之一即在於「認識論」的區別;基本上科學研究是以「外在感官可以觀察到的現象」為對象,即使如電.磁等「看不到」的「能量」,也必須「可以被測量」到才能研究;而神秘學當中並不以「外在感官可以觀察到的現象」為限,所以連靈魂、精神等等很難被客觀測量的部分,也是神秘學研究的範圍。
若是比較實事求是的科學家,當他無法觀察或測量到靈魂的存在,他會說「這是科學無法研究的」,但若遇到自以為是的科學家,就會告訴你「靈魂是不存在的」,而就丹尼爾的觀察,採取後者態度的人居多;所以當你和科學家們談到這些神秘學的研究,他很可能就會回你一句「迷信」當成結論。
科學與神秘學另一個重大的不同在於研究方法論;科學家企圖建立起「客觀知識」,其中很重要的方法即在於「可進行重複實驗來驗證」,所以對於科學家來說,不同的人用相同的方法作相同的實驗,必然會出現相同的結果,這樣的過程是可以被「驗證」的!但是若是我們拿「科學實驗」與它的近親「施行魔法」來比較,就會發現不同的人用相同的方法施行相同的魔法,其結果很可能是不一樣的,對於科學家來說這種知識就「不夠客觀」,沒有資格被列入「科學」的範圍當中。
持平而論,物質科學的知識對於人類生活有非常多的貢獻,但是並不能拿來解釋人類所遇到的所有問題,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科學怎麼去研究「愛」呢?雖然我們許多人有曾經有「愛過」的經驗,但這個東西怎麼被外在感官去觀察和測量,又如何被重複實驗去驗証,如果是科學無法研究的東西就認為不存在(或是迷信),那麼我們親身經驗過的「愛」都是假的嗎?